top of page
科技部鏈結矽谷 力拼科研新創國際化
科技部力拚國際,強化臺灣於全球科技新創地位 科技部致力於輔導臺灣科研科技新創,近年積極搭建平台,協助科研新創人才及新創團隊鏈結矽谷資源。 為培育臺灣高階科技新創人才方面,科技部過去透過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選派具創新創業企圖心之高階人才赴美國等地企業、新創公司以及知...


漂綠還是名副其實?歐盟擬將核能、天然氣列入「綠色投資」
天然氣、核能算不算綠色能源呢?針對核能是否為綠能這個問題,各界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致解答,不過在爭論一年之後,歐盟正制定相關計畫,將天然氣與核能列為「綠色投資標的」,雖然草案一出歧見紛出,但倘若通過,核能將有機會在歐盟重新崛起。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圖解】孫正義最慘投資案復活!重整2年再上市的WeWork,能否再續共享美夢?
主打「共享辦公空間」的新創獲得創投之神青睞,卻在市值巔峰被揭漏各種荒誕內幕…瘋狂創辦人被「伯樂」揮淚斬下,WeWork重整2年SPAC上市能東山再起?


先進精準定位的利器 毫米尺寸矽光子光纖陀螺儀驅動晶片
近年來,台灣半導體晶圓廠製程技術具全球領先地位,整體半導體製造產業鏈完整而且成熟,對於發展各種相關的技術與其應用已有相當成果,而過去十年來,矽光子(Si photonics)製程技術的崛起,以半導體晶圓廠的製程模式,來製作光電子與電路的積體化,可使多功能的光電子應用模組,可...


發展5G加值應用服務 —擴大臺灣核心供應鏈地位
一、前言 科技的快速發展及變化已超越「日新月異」程度,5G的速率、聯網裝置數是4G的100倍、時間延遲是4G的十分之一,根據國際經濟分析機構研究指出,預估到2035年,透過5G驅動的全球經濟活動規模將超過13兆美元,以5G作為關鍵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含括醫療、製造、娛樂、自駕...


澳洲住家 33% 裝設太陽能板,午間電力過多引棄光問題
供電系統愈多也不見得是好事,如果沒有做好管控,也要捨棄掉一部分電。好比澳洲 1,000 萬戶住家,有三分之一住家裝置太陽能板,一到陽光正好的中午,就會有大量光電湧入電網,導致電網負荷超載、調度失衡,無助其他時段用電需求。 ...


元宇宙、超級App成強勁趨勢!東方線上:3大行銷策略迎戰回不去的消費行為
從2020年開始,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也大大影響了消費模式。對於企業主來說,必須因應消費者生活模式、心理狀態的改變,來規劃未來的產品規劃和行銷策略。


測量你與失智症之間的距離 世界首創.失智症前驅期腦波AI輔助診斷系統
科技部長期深耕基礎研究,並積極落實「 5+2 產業創新計畫」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重要科技政策,推動資通訊及生醫科技之研發。在科技部長期支持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劉益宏教授帶領之跨域、跨國研發團隊,成功運用腦電波信號處理、...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升級—打造在地化社區健康照護服務
一、 前言 目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設有374家衛生所,長期肩負第一線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工作,也是深入社區與民眾最接近的基層健康照護單位。惟隨著社會變遷及臺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生所的職掌事項日趨繁雜,除傳統的傳染病防治、婦幼衛生、預防接種外,近年又納入高齡健康照護與長期...


智慧能源週開跑:太陽能展望佳,2022 年為裝置量爆發年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8 日開跑,也集結許多指標性太陽能製造商。如今在再生能源政策推動下,台灣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太陽能產品「量價齊揚」訂單可見度高,聯合再生已完成結構調整,明年力拚虧轉盈;元晶太陽能估第四季有望轉全年虧為盈,補上前三季 2 億元虧損;茂迪更指出,在綠能政策推動下,各廠家沒有滿載才是大新聞。
科技
新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