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發現「痠」、「痛」大不同 神經醫學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
痠痛是「痠」還是「痛」?在臺灣,肌肉骨骼痠痛是醫療支出的第一名,但這類慢性痠痛往往難以有效被治療。為找出痠痛的真正原因,以對症下藥,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陳志成特聘研究員團隊,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中研院深耕計畫的支持下,發現「痠」和「痛」,其實是不同的感覺(症狀),誘...


國科會第14次委員會議:政府以科技預算穩固科研基盤、槓桿民間及國際關鍵科研,推升創新經濟及永續社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今(19)日召開第14次委員會議,由國科會提報「2025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總結處理原則」,報告會議結論及各部會相關規劃;國科會另提報「113年度行政院科技發展推動成果」,從前瞻科技、產業經濟、永續環境、社會影響四大主軸,全面展現科技發展成果;...


臺加召開首屆科技聯合委員會會議 聚焦前瞻科技合作
國科會政務副主委陳炳宇今(2025)年3月率團出訪加拿大,於臺灣時間3月6日與加方在渥太華共同召開首屆臺加科技聯合委員會(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會議,雙方聚焦半導體、人工智慧、網路資安等前瞻科技及人才培育合作議題進行討...


國科會第13次委員會議提出扣合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健康臺灣願景之科技發展重點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今(14)日召開第13次委員會議,由國科會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國科會並提報「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臺灣」,規劃科學園區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透過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帶動園區周邊...


公民社會的淨零沙盒實驗—以科技力、社會力、網絡力構築淨零社會基盤
國科會於今(22)日舉行「公民社會的淨零沙盒實驗—以科技力、社會力、網絡力構築淨零社會基盤」成果發表會,現場多達200餘人與會,透過「公民科展」及「新書發表」的方式,全面呈現113年度沙盒計畫的執行成果,並促進跨界交流。...


人工智慧與神經影像的共舞 首創超高速4D顯微鏡,揭開腦神經運作之謎
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數個世紀。在國科會「腦科技創新研發及應用計畫」支持下,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朱士維、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吳順吉與國立臺灣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組成跨領域團隊,成功開發出一套全球首創的超高速4D顯微鏡,並結合尖端...
國科會辦理國家發射場域候選場址公聽會,凝聚共識
為建置國家發射場域,國科會已於今年8月27日依照「發射場域土地之選址設置營運管理補償及回饋辦法」規定及程序,公告「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2處候選場址,並於昨(30)日及今(1)日分別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文化集會所」以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旅遊資訊站」舉...


外交部誠摯感謝我國友邦強力聲援台灣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方大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於今(2024)年11月19日及20日舉行第二階段「高階會議」(High Level Segment),我國友邦包括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臺法工業減碳科技研討會在法國巴黎登場
為推動臺法科技合作協議(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Convention, STC)架構下之六大領域合作,國科會與法國在台協會共同補助臺法雙方科研學者於11月13至14日於法國巴黎共同舉辦「臺法工業減碳研討會」,依據協議中的淨零議題...


2024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程 催生科學傳播新力量
「2024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21)日自臺北火車站啟程,沿著西部幹線南下,將於10月21日至26日搭載全臺202所國小學生,展開6天的科普環島之旅。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交通部臺灣鐵路公司副總經理賴興隆,美、荷、法、德、英國等駐臺代表、9...
科技
新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