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
科學證實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已經相當緊急,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各國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總統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


台澎海底電纜發功!泓德蓋30MW太陽能電廠,年底把綠電輸台
台澎電纜於去年10月底運轉,再生能源業者泓德能源看準機會,5日宣布在澎湖建置三座太陽能案廠、總裝置量30MW,預計今年底完工,提升澎湖綠能發電量。


兼具捕捉碳與發電,奇異綠多功能藻類生質能面板登場
依照不同的藻類配方,除了能利用生質能技術發電,還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墨西哥新創則結合藻類兩項優勢,成功研發出「藻類生質能面板」。
響應世界地球日 金融業節能也推綠色投融資
適逢 世界地球日 ,公、民營金融業齊響應,除了從自身節能 減碳 做起,也積極推動綠色金融,透過資金中介力量引導企業落實低碳轉型。 響應世界地球日,富邦金宣布22日至24日攜手富邦悍將在新莊棒球場舉辦「RUN FOR GREEN GO FORWIN」主題日,在球場打造中職首座系統化環保回收站「Green Station」,本體採用可重複使用及回收的D-BOARD紙木板製作,打造綠色賽事與球場生活體驗。


再也不用憂心太陽能板有損建築設計,加拿大研發多款式光電磚牆
乍看之下只是普通的紅磚,但其實這是加拿大太陽能公司 Mitrex 推出的「太陽能磚牆(Solar Brick)」,未來裝置太陽能板也不用憂心有損房屋美觀,讓建築整合太陽能一點也不單調,不再只有一成不便的藍色模組。 Mitrex 太陽能磚由 330W...


轉換效率達 14%,建築整合「大理石紋」鈣鈦礦太陽能登場
相較於現在常見的矽晶太陽能,鈣鈦礦太陽能起始原料便宜、製造方法也更簡單,實驗室轉換效率也達到 25% 以上,不過如此高的效率僅出現在小尺寸電池上,顏色也沒有很多樣,為此現在德國科學家已經研發出尺寸可大可小、「大理石紋」的鈣鈦礦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高,但還有著模組穩定性低、小尺寸電池轉換效率較低,因此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時間,不然鈣鈦礦太陽能成本效益高,也可以應用在建築整合太陽能或是製造成半透明太陽能,實用性相當高。


【2025科技微趨勢】企業增強競爭力,關鍵為何在綠氫?揭密未來能源變局
氣候危機趨於迫切,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Net Zero)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共識。


漂綠還是名副其實?歐盟擬將核能、天然氣列入「綠色投資」
天然氣、核能算不算綠色能源呢?針對核能是否為綠能這個問題,各界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致解答,不過在爭論一年之後,歐盟正制定相關計畫,將天然氣與核能列為「綠色投資標的」,雖然草案一出歧見紛出,但倘若通過,核能將有機會在歐盟重新崛起。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澳洲住家 33% 裝設太陽能板,午間電力過多引棄光問題
供電系統愈多也不見得是好事,如果沒有做好管控,也要捨棄掉一部分電。好比澳洲 1,000 萬戶住家,有三分之一住家裝置太陽能板,一到陽光正好的中午,就會有大量光電湧入電網,導致電網負荷超載、調度失衡,無助其他時段用電需求。 ...


智慧能源週開跑:太陽能展望佳,2022 年為裝置量爆發年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8 日開跑,也集結許多指標性太陽能製造商。如今在再生能源政策推動下,台灣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太陽能產品「量價齊揚」訂單可見度高,聯合再生已完成結構調整,明年力拚虧轉盈;元晶太陽能估第四季有望轉全年虧為盈,補上前三季 2 億元虧損;茂迪更指出,在綠能政策推動下,各廠家沒有滿載才是大新聞。
科技
新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