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



一、 前言

我國農業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國際貿易自由化、農業勞動力缺乏與高齡化、農業結構僵化等內外衝擊,且國人對於食安與消費者保護、環境永續等意識日益提高。為有效因應及調整,並將挑戰轉化為農業升級與突破的契機,政府自106年起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亦是「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運用科技創新,提高農業附加價值,確保農民福利及收益,並兼顧資源循環利用及生態環境永續,積極創新農業價值。

該方案推動以來已有階段性成果,為持續有效因應及調適內外部環境變遷,政府在既有的成功的基礎下,續規劃「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2.0」(110-113年),期透過增進農民福利體系、健全基礎環境及提升產業競爭力3大主軸,保障農民權益,維護農業經營環境,以達到提升農民所得及供給消費者安全農產品之目標,力求農業、農民、農村之永續發展。 二、 推動成果(至109年底止)

(一) 增進4大農民福利體系 精進農民健康保險 持續落實「人地脫鉤」,保障實際從農者加入農保權益。至109年底止,以蜂農身分加保者153人、持河川公地加保者707人,實耕者身分加保者248人。 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 為健全實際從農業工作者之職業安全及經濟補償制度,107年11月1日起試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至109年底止,已逾28萬人加保,加保率26.83%。 全面推動農業保險 為協助農民分散經營風險,提高經營保障,106年起擴大推動農業保險,已開辦24種品項。至109年底止,累計投保5.7萬件,總投保面積9.4萬公頃。另《農業保險法》於110年1月1日施行,讓務農不再看天吃飯。 建立農民退休儲金制度 《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於110年1月1日施行,由農民與政府共同提繳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民退休後享有適當生活水準保障。

(二) 建全基礎環境 農地資源維護及管理 1. 107年起推動「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農地農用、提升農糧品質及鼓勵友善環境的耕作,109年新增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針對非都市土地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內農牧用地,且維持農糧作物生產使用者,提供每期作每公頃5千元獎勵金。 2. 為確保農地總量及品質,完成108年全國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更新作業,將盤查成果納入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臺。另配合《國土計畫法》109年4月施行,協助地方政府盤點農地、農業及農村現況與資源,以將農業施政資源集中投入,從國土空間落實農業生活、生產、生態共榮發展。 因應乾旱調適及稻米政策調整措施 輔導農地辦理稻作四選三、水稻收入保險、大區輪作制度等措施,提升稻米品質並促進國產糧食供應。 改善農業缺工與培育新農民 1. 透過增加人力供給及減省人力需求等措施,補充多元化農業勞動力。至109年底止,國內農業人力團累計成立134團,招募2,990人力投入農事服務,累計服務6,812家農場。 2. 106年起推動「新農民培育計畫」,規劃10年培育3萬名新農民,至109年已累計培育1萬2,476人。 動物疫病與病蟲害防治 1. 防範豬隻口蹄疫有成,109年6月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定我國臺灣本島、澎湖及馬祖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 2. 107年8月起積極防堵非洲豬瘟入侵,全亞洲已有13國淪陷,臺灣仍維持非洲豬瘟非疫區。 3. 針對傳統豬瘟部分,109年持續落實實施豬瘟疫苗免疫注射,各直轄市、縣(市)豬瘟疫苗注射率維持90%以上。 確保農產品安全 1. 擴大推動植物醫師制度,109年媒合臺灣大學等4校5家植物教學醫院及1家農業合作社共聘用9位儲備植物醫師,縣市政府聘用18位,作為培育人才場域,並於田間實務操作輔導農民。 2. 規劃推動農藥購買實名制,強化農藥流向管理。 強化漁業基礎建設 如整建屏東縣東港鎮東港泊區深水碼頭,供1,000噸級大型遠洋漁船進港卸魚及整補,帶動地方相關產業升級。 推動智慧農業 鼓勵業者自主研發或導入符合應用端所需之核心技術與實際需求,促進業界科技創新計畫、智慧農業業界參與計畫累計133案。

(三) 提升產業競爭力 推廣有機友善、產銷履歷 1. 《有機農業促進法》於107年5 月30日公布。至109年底止,合計有機及友善面積1萬5,754公頃,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 2. 擴大推動產銷履歷,至109年底止,驗證面積3萬9,345公頃。 提升糧食安全 推動學校午餐採用3章1Q食材,提升國產溯源食材使用比率,兼顧農民收益及食安需求。109年具標章(示)食材登錄筆數占比60.71%,約186萬學生受惠;推動農民團體供應國軍可溯源蔬菜,109年供應比率46.2%。 健全農產品產銷結構 1. 落實推動農產初級加工場取得登記,暢通上架管道之政策目標。至109年底止,已輔導14家取得登記證。 2. 設置10處「農產加值打樣中心」,並於南投中興新村中臺灣創新園區成立「農產加工整合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農產加工諮詢服務。 3. 建構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體系,減少損耗與確保到貨品質,穩定國內市場產銷,促進農產品外銷量值。如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客製化國際保鮮物流中心」已於109年10月動工。 4. 強化農產品國際行銷,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之農產品外銷產業,109年更啟動外銷紓困及振興措施,協助因疫情受阻外銷的農產品項持續保有既有市場並開拓新興市場,全年農產品出口金額逾49億美元,於美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新加坡等重要市場,分別成長7.5%、3.4%、1.8%與4.1%。 促進漁業永續發展 1. 推動刺網漁船轉型,已核定14個縣市政府刺網漁業輔導轉型計畫,計356艘刺網漁船轉型一支釣或曳繩釣漁船,減少刺網布設海域面積461公頃。 2. 推動養殖漁業振興計畫,以強化聚落整合及養殖生產區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環境,引導產業規模發展。 推動畜禽產業升級 1. 成立百億養豬基金,採補助豬隻死亡強制保險保費、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等策略,提振臺灣豬肉及種原出口,開拓外銷商機。109年豬肉及相關產品出口量達5,322公噸。 2. 推動畜牧廢棄資源再利用,減少畜禽糞尿污染及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至109年底累計投入沼氣再利用(發電)豬隻總頭數已逾250萬頭。 林業永續多元輔導 持續辦理林下經濟永續經營可行性之研究,盤點林下經濟品項,如已發布段木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連、森林蜂產品等經濟技術規範,成為開放申請的作業品項,增加林農的經濟收入。 農村永續發展 扶植農村社區在地企業,鼓勵企業進入農村,帶動社區自主永續發展,累計輔導127家農村社區企業;改善農村整體產業環境及生活空間,109年投入農村建設484件。輔導各地方政府農村再生專業及經驗交流傳承,循序推動農村再生軟硬體建設,109年核定縣市年度執行計畫871件。 三、 結語

農業是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經濟穩定的磐石。因應極端氣候及後疫情時代,政府將持續精進各項農業施政,期能帶動產業升級,找通路、拚外銷,提升農民所得與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永續發展,讓農業成為一個更有尊嚴、更專業、更能吸引新血加入的行業。




主文來源:行政院_新聞傳播處

ECDA資料中心編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