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推動農產品全國冷鏈物流




一、 前言

臺灣農產品種類多元且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但大多數農產品都不耐長期保存、長途儲運,尤其部分農產品在運銷過程中會耗損約三成,影響農民收益,也降低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解決的關鍵就在建立從生產端到消費端都可維持合適低溫環境的保鮮冷鏈物流。因此,政府近年來積極建置冷鏈系統調節產銷,並獲具體成果,如穩定洋蔥、鳳梨、文旦及紅豆等產地價格,建立漁獲不落地之櫻花蝦衛生安全交易環境,提升肉品衛生安全,改善銷售環境等。 為更有效降低農產品損耗,進一步提高農民收益,全面翻轉臺灣農業發展,政府自110年起推動「建構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示範體系」計畫(110-113年),並於今(111年)年1月整合整體冷鏈推動經費由84億元提高至126億元,加速於明(112)年底完成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相關建設,讓農產品延長保鮮、減少耗損,並提升可售率(如外銷果品從75%提高到98%),增加產銷調節彈性,更能儲存安全量能(如農、畜產品達2個月,漁產品6個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二、 全國冷鏈物流建設重點

針對全國農、漁、畜產業,同步加速興建旗艦物流中心及區域物流中心、升級大型批發市場冷鏈設備、協助農企業與農民團體建立產地冷鏈儲運設施與販售攤的溫控設備。 (一) 農糧產業方面 ■ 於桃園及屏東建立以外銷為主的旗艦物流中心;於雲林至屏東等主要蔬果產區建設以內銷為主的區域物流中心,增加國內產銷調節彈性並兼顧外銷;另輔導蒸熱及低溫檢疫處理場域設備升級,提升外銷競爭力。 ■ 強化北、中、南各地區果菜及花卉批發市場冷鏈系統,確保品質並減少耗損。 ■ 協助具外銷潛力、易產銷失衡等品項之農民團體及農企業健全冷鏈設施(備),建立全程冷鏈貯運示範模式。 (二) 漁產業方面 ■ 在產地方面,依北、中、南及東各區產地產業型態推動建置初級及區域加工、冷凍製冰設備,維持產地水產品冷鏈不斷鏈,提升水產品品質衛生。 ■ 在消費地方面,則藉由冷鏈物流體系之建置,搭配區域物流中心強化產業鏈的區塊形成,全國同步推動促使整體產業升級,進一步提升糧食自給率,以我國水產養殖部分取代進口水產品,強化養殖漁業對外競爭力。 (三) 畜產業方面 ■ 推動建立畜禽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如於嘉義縣朴子市肉品市場設立豬肉屠宰加工旗艦物流中心,建構具屠宰場HACCP驗證及出口導向的現代化肉品供應鏈。 ■ 分別於桃園、雲林建立消費型及產地型區域肉品屠宰物流中心,以及改善升級地方型肉品市場及家禽市場設施設備,並協助農企業及農民團體升級屠宰分切、加工冷鏈等設施(備)、建立畜禽肉品全程冷鏈不斷鏈之示範模式,增加國產肉品儲存及調節量能,進而穩定市場供需。 三、 結語

建置農產品全國冷鏈物流體系已納為農業重大政策,未來政府將與產業團體等各界公私合作,協助導入冷鏈技術、設施(備)及培養人才,健全產銷結構,做到全程不斷鏈體系,降低運輸過程的耗損,讓農民收益更穩定,也讓我們的農產品能在變動快速的全球市場下維持競爭力。






主文來源:行政院_新聞傳播處 ECDA資料中心編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