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 —推廣多元國家語言文化傳承及發展



一、前言

臺灣是擁有多元語言文化的國家,多樣紛呈的語言在這座島嶼上多元並存,不僅豐富臺灣的文化內涵,也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特色與資產。然而目前除臺灣華語外,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平埔族群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等,皆發生嚴重的世代斷層,面臨傳承危機,年輕一代的國人已逐漸不能完整或流利使用其族群或所屬群體慣用的語言,因此語料保存與語言的推廣使用已迫在眉睫,國家語言保存與復振工作亦刻不容緩。

鑑此,政府於106年公布施行《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於,明定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同年修正公布《客家基本法》,也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108年更制定公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皆納為國家語言,並積極推動「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之保存與復振工作,於110年召開首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111年成立「國家語言推動會報」外,並提出「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預計5年投入3百多億元,整合資源、分工合作,系統性地從「靜態」、「動態」兩大方向,積極促使國家語言的使用生活化,母語家庭化、社區化,營造人人都想說,人人都敢說,處處可以學的永續傳承環境。 二、7大執行策略

針對不同年齡分層對象,從家庭、社會、學校等不同領域規劃各國家語言的推廣措施,並結合現有影視音頻道、平臺等資源,全面性推動各國家語言復振與發展。

靜態—透過訪談及科技輔助,推動語言現代化 1. 加強語料保存:大規模以錄影、錄音方式訪談耆老及專業人士保留語料,並加強如臺灣台語、馬祖語及臺灣手語語料的蒐集與保存,完備各語語料庫,作為未來推動數位科技應用的基礎。 2. 標準化書寫系統:更新本土語言書寫系統,並推動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輸入法等,以妥善記錄及保存國家語言,讓本土語言的文字可以被正確使用。 3. 辦理語言認證:持續辦理各個國家語言認證,將優化認證題庫及實施線上施測,並加強推廣鼓勵全民參加認證,增加師資培育的來源。

動態—帶動社會頻繁使用,落實語言生活化 1. 擴增推廣活動數量及規模:捲動社會擴大辦理全國性本土語言及藝文競賽、營隊、獎勵及培育母語家庭與社區等活動,邀請全民及社區共同參與,期能撒豆成兵、遍地開花。 2. 營造友善環境:為提升年輕人使用興趣,將擴展影視音傳播節目的類型及質量,以建構國家語言學習與使用的友善環境,打造學習各本土語言成為新時代潮流文化,並與民間合作發展有聲書、動漫、遊戲等多元跨領域應用內容。 3. 強化教學資源:加強推動本土語言師資培育、教學、推動沉浸式幼兒園、完備各語直播共學平臺等。 4. 充實輔助資源:建置國家語言數位資源網提供社會大眾線上學習及各項活動訊息、完備各語別教師手冊、逐步增加編制員額,補強推動業務所需人力資源等。 三、結語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語言則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政府將積極努力保存、復振面臨傳承危機的國家語言,從年輕一代開始提升語言能力,承繼耆老智慧,開啟後代傳承,並能於家庭、社區、學校中,透過語言使用、學習,理解不同族群,認同在地文化,落實語言與文化平權,促進國家多元文化發展。





主文來源:行政院_新聞傳播處 ECDA資料中心編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