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老莊與禪的啓示:包浩斯下的德國簡潔平面設計

2019年,包浩斯(Bauhaus)創立整整一百週年,在全世界特別是德國,同時間有幾十個展覽進行著,熱烈展示、討論各種包浩斯相關的人事物,再次讓世人意識到,一所實體只存在14年的學校(包浩斯設計學院 Staatliches Bauhaus,1919-1933年),卻在一世紀間影響了人類的美學思維。
 

 
包浩斯,不只一所學校一種風格流派,在建築之外,更在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戲劇表演、藝術、甚至是哲學思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它超越了形式,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與態度。
《Bauhaus》 雜誌封面。 圖片提供/Bauhaus Dessau

德國平面設計的包浩斯遺傳

若將德國平面設計放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多數人、甚至設計從業者皆很難用一種清楚定義與字眼形容德國設計,或者說,亦不容易用一種概念去定義一個國家,然而,德國設計卻又有種清淡的存在感,它不特別鮮明奢華,也不特別霸氣強烈,它相對理性實際;德國知名視覺設計公司 Scholz & Volkmer創意總監Katja Rickert便說:「德國設計意味著認真、深思熟慮、實用,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設計在設計語言與顏色上相對較少,側重其必需性,和其技術性,無論在平面或線上,都實力堅強。」

提到「實用性」、「低色彩」、「不花俏」,這些特質毋庸置疑遺傳自包浩斯;20年代包浩斯的源起,始於當初設計師們要對抗當時過度強調裝飾、展現奢華、元素豐富的美學潮流「裝飾主義」;以Walter Gropius為首的設計師們,在1919年於威瑪成立了包浩斯學校,宗旨結合建築、工藝、與藝術,推廣藝術結合藝術的教育,拉近藝術家與工匠職人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教學關係,更像是師(master)徒(apprentice)互動,以中世紀建造大教堂般、建築師、(包浩斯成立宣言Manifest 上的版畫,便是包浩斯成員之一畫家Lyonel Feininger 所創作的「大教堂」)工匠、藝術家、甚至僧侶們的集體合作工作形式,為現代設計教育的理想烏托邦。

圖片提供/Motto Bookstore

圖片提供/Motto Bookstore

圖片提供/Motto Bookstore

傳奇教師 Johannes Itten:少即是多與禪

包浩斯成員之一的建築師 Mies Van der Rohe留下的經典名言「Less is More」,從極簡的建築形式到人生哲理,被後世奉為金句,研究漢學與東洋哲學的專家相信,亞洲的禪學(Zen)與無為的確影響了包浩斯,這兩者背後的精神是相通的;包浩斯基金會院長Regina Bittner 解釋,包浩斯學校的教授們、以及那個年代的知識份子們渴望歐洲以外的思潮,老子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這群包浩斯人從老子思想上得到許多啟發。

包浩斯學校中有位傳奇的教師Johannes Itten,是設計基礎課程的設計者,他理著光頭穿著袍子,形象像是個東方僧侶,他結合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與西方的工藝技術,教導學生氣功與中國山水畫,Itten 認為,老子談的無為(non-action)與自然(Ziran, nature),是不強迫、不刻意、不「表演」,簡約與謙遜是生活的主要價值,以老子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觀點,引導學生的觀看空間的理解。

包浩斯在平面上:藝術與雜誌

藝術家Josef Albers,是包浩斯出身人才最為出名的當代畫家,他經典的《向正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系列,是抽象,也是自然,展現了極度無添加的極簡主義,展現包浩斯中的秩序、系統、簡潔與實驗性,以及顏色與顏色之間平衡關係。

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的《向正方形致敬》系列,理性、工整,被視為顏色理論的經典教材。 圖片提供/Josef Albers Foundation

而在當代的平面設計,我們可以舉德紹包浩斯基金會所出版的《Bauhaus》雜誌為範本;雜誌創刊於1926年,在包浩斯學校關閉之後也停刊,80年後,基金會以半年刊的方式再次出版《Bauhaus》,題目環繞著藝術、哲學、社會、設計,而在設計上,其排版中的色彩、字體、幾何圖形、空間感、都找尋得出德意志設計裡獨有的「不表演」、「不過多裝飾」的純粹設計風格。

《Bauhaus》 雜誌內頁版型。 圖片提供/Motto Bookstore

註:以下名單為德國平面設計師 Andreas Rupprecht所推薦的當代傑出平面設計師,提供平面設計愛好者參考。Jan Tschichold、Anton Stankowski、Willy Fleckhaus、Otl Aicher、Heinz Edelmann、Hans Peter Willberg、Kurt Weidemann、Günter Kieser、Gunter Rambow、Olaf Leu、Eric Spiekermann、Uwe Loesch、Mike Meiré、Eike König、Fons Hickmann、Mario Lombardo。

本文出自《Shopping Design》2019年4月號「順其自然生活之道」,談自然建築、高山裡的自然去處、心中理想的公園、食物裡感受到的風土、藝術家以植物創造的台灣本土色度、從「無為」衍生的包浩斯設計解讀⋯⋯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雜誌。

主文來源:ShoppingDesign

ECDA 資料中心編輯